中国建材网 - 建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要闻 | 国际动态 | 项目招标 | 分析预测 | 市场观察 | 企业新闻 | 科技成果 | 家居装饰 | 建筑房产 | 装饰材料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用古意拍当下,这是我的现实主义 |《春江水暖》导演顾晓刚专访
W.biz | 商业搜索

用古意拍当下,这是我的现实主义 |《春江水暖》导演顾晓刚专访

信息来源:joojcc.com   时间: 2019-11-15  浏览次数:101

顾晓刚,杭州富阳人,1988年出生。

2015年,纪录片处女作《种植人生》,获得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

2019年5月,剧情片处女作《春江水暖》作为第58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闭幕影片在戛纳首映。

2019年7月,《春江水暖》获得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

2019年9月,《春江水暖》入围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和最佳音乐(窦唯)。

2019年11月,顾晓刚导演作为优秀青年电影人的代表,参加了2019中国济南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春江水暖》是“映见时代——致敬现实主义电影”主题展映的闭幕影片。

用古意拍当下,这是我的现实主义 |《春江水暖》导演顾晓刚专访

【泉城时光】在希尔顿酒店对顾晓刚导演进行了专访——

1、您是第一次来济南嘛?感觉怎么样?

顾晓刚:第一次。

我来到之后就在酒店和山东师范大学,没有去其他地方。仅就我看到的来说,济南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跟其他大城市基本一样,高铁站、酒店、大商场、高架桥,跟杭州也很像。我接触到的人呢,基本也都是影视、媒体圈子里的人,整体来说没有特别的感觉。

把我从高铁站接过来的司机很有意思,他说还专门查了一下吴天明,没想到山东还有那么厉害的老艺术家(编者按:吴天明导演祖籍莱芜)。他还说年轻的时候看过《人生》,还讲了当年在村口看怎么看《人生》的。他的济南方言很重,有些话我听不懂,但很热情,也很有意思,济南方言听起来就像说书一样,感觉可以滔滔不绝一直说下去。

2、大多数城市其实越来越趋同,你觉得如何才能让一座城市在电影中体现出特色呢?

顾晓刚:要说趋同,更多还是表象上的。但作为每个城市的本地人,应该非常清楚,哪个菜市场的菜最新鲜,哪个区域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风貌。特色在每个城市都还是存在的,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人,人还保留着特色。

就像《春江水暖》中的富阳,也就是我的家乡,城市早已经非常现代化了。变化也非常快,现在都已经跟电影中拍的又不一样了,电影中的富阳又成了历史中的富阳。

但对我来说,本地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做派,并没有太大变化,人没有变。

想让一座城市在电影中体现出特色,还是要用心去驻留去观察。

3、《春江水暖》是本次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致敬现实主义“展映单元的闭幕影片,在中国电影的语境里,您怎么理解现实主义?

顾晓刚:要拍当下,拍老百姓在当下生活中的经历和情感。

用古意拍当下,这是我的现实主义 |《春江水暖》导演顾晓刚专访

4、我们再聊下您在今年FIRST颁奖典礼拿到两个大奖后的感受

顾晓刚:其实拿奖前我已经“不行“了,FIRST对我来说算是职业生涯的认证,有太多的情感投射。

2015年的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种植人生》拿了最佳纪录片奖。这部纪录长片的拍摄,伴随了我整个大学生活,就像是我的毕业作品。那一年的评委有姜文,有鲍德熹,全是大咖。姜文还特意夸了夸我,让我感觉非常踏实。

今年的颁奖典礼,首先当然是非常激动,更多的还是在整个影展过程中是看到了众多年轻电影人的成长和成绩。

用古意拍当下,这是我的现实主义 |《春江水暖》导演顾晓刚专访

李非导演,也参加了2015年的FIRST,我也看了他的《命运速递》,很好看。《平原上的夏洛克》,也是很好看的类型片。翟义祥导演的《马赛克少女》,也很棒。这次拿最佳纪录片大奖的《世外桃源》,我跟周铭影导演是认识很多年的网友。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每个人能站到这个舞台上都很不容易。能坚持做电影,是很不容易的。

我是非科班出身,电影节就是我的学校,我就是通过电影节起步并进入行业的。这些年下来,我认识了很多人,但一直坚持下来的,其实不多。就像前几天那篇热门的文章(戳我读《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人在干什么》)说的,很多都去做其他事情了。

在颁奖典礼那一刻,让我产生的最大共情就是,大家都还在坚持着,太不容易了。我从2011年就开始拍片了,《春江水暖》拍了三年,平时可能都有点麻木了,当时的情景让我回忆起这些过程,最大的感慨就是坚守的不易,必须始终抱有一颗炙热的心和对艺术的理想主义。

今年的片子都很强,拿到最佳导演的时刻,我心里就OKOK了,完全没想到会拿两个。

5、在《春江水暖》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您应该既是包工头又是艺术家,从包工头的角度来说,这个项目能完成,肯定是经历了很多困难的,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顾晓刚:最困难的还是两种美学怎么结合。

单独的某个长镜头还是比较简单的,还是旧形式,就像一幅长卷缓缓打开。如何在整部电影中呈现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非常难。也就是所谓的古为今用老树开新花,是很多艺术家都想去解决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传统宝藏就摆在那里,几千年的中国绘画就摆在那里,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就摆在那里,你怎么用?

我们也是拍了一年才找到突破口,一方面要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优势劣势有熟悉的掌握,还要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原理(为什么这么画)有深入的理解,然后再找到两种艺术形式的平衡点,做到互相取长补短。作为一种媒介,电影有百年历史,中国绘画有千年历史,但某种程度上说,两种形式之间其实挺封闭,必须要找到融合点。

电影中有这样的镜头,也就是关于人物共享空间,远景是船在江上走,中景是人在路上走。电影可以通过平行蒙太奇的方式,通过剪辑拼贴来叙事。绘画是不一样的,几组人物同时出现,但不同景别很可能是在讲不同的故事。《春江水暖》就是通过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替代了平行蒙太奇,但作用是一样的。

6、您是88年的,非常年轻,但《春江水暖》里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您本人的气质,也是一眼看上去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人,这些是怎么来的呢?

顾晓刚:电影就是作者的化身,就是作者世界观的表达。

我们经常说的杨德昌导演的一个名言,电影让你的生命经验延长三倍。曾经有个朋友问我,你为什么要拍个家庭片呢?你这么年轻,搞明白啥是家庭了嘛?

我如果拍个犯罪片,我也不能真的去杀个人呀…你既然从事这个工作,就要完成基础训练,掌握方式方法。

我在北京学过一年的书法,老师叫林曦,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完成了启蒙。我以往的认识也是有误区的,也是感觉传统文化是暮气沉沉的,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这对我拍摄《春江水暖》产生了很大的启迪,打开了我跟古人连接的视角,传统与当下的关系不是二元对立的,是融合的,是对当下有用的。

《春江水暖》讲的是当下的故事,但呈现方式是古意的。

用古意拍当下,这是我的现实主义 |《春江水暖》导演顾晓刚专访

7、为什么采用窦唯老师的音乐,通过怎样的方式跟窦唯老师建立了合作?

顾晓刚:一开始还是基于影片的艺术探索,探索中国传统绘画和电影的转换结合。我从以往电影里面,并没有看到太多可供参照的案例。我从杨德昌、侯孝贤导演为代表的台湾新浪潮里得到了一些启发。杨德昌导演虽然拍的是那个年代的台北,但跟我们当下的城市生活很像。侯孝贤导演的美学,融汇了中国散文诗歌的风格,跟书画也有气质接近的地方。

《春江水暖》拍的是传统安放在当下,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复古。我发现窦唯老师的音乐已经完成了这方面的艺术探索,也就是古为今用,古典如何在当下实现老树开新花。他的音乐已经很成熟了,已经走的很远了。

我一开始就拿他的音乐作为参照了,写剧本的时候就在听他的音乐,甚至某些段落都因此做了一些想象和调度,所以成片自然而然就想用他的音乐。

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了窦唯老师,给他发了一个样片和一封长信,然后就接到了窦唯老师的电话。

8、窦唯老师中后期的音乐,自从没有了台词,我是听不懂的。直到我看了《春江水暖》,我发现他的音乐出现在电影里是如此合适,我觉得我懂了。我不仅懂窦唯的音乐了,我还懂窦唯本人了,甭管他早期的音乐给人多少叛逆的感觉,他骨子里始终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人

顾晓刚:你是真的看懂了,这就是我的初心,我会把你的观点转达给窦唯老师。

我们当初找窦唯老师正是这个原因,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电影也可以把窦唯老师的音乐呈现给更多观众。

窦唯老师现在的音乐,其实就是中国式的交响乐。交响乐跟流行歌曲是完全不一样的,交响乐都很长,是按照章节来讲故事的,就跟电影一样。窦唯老师现在的音乐,比如《天宫图》、《东游记》,都是很长的纯音乐,很多人是听不下去的。当你搞懂了这些音乐也是在叙事之后,再听就有画面感了,你会感觉到进入了黝黑的山洞,你会感觉到走出山洞进入了桃花源。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建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