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深度融合、互赢互利已成为三方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可解决区域企业技术资源不足,高校缺乏实际经验、实践能力及有效、常态化合作机制的问题,并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的优势。
海螺集团携手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建“智慧能源创新中心”、山东特检院“联姻”山东建筑大学成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天津住宅集团携手高校推进“十三五”计划重点课题就是“产学研”互通互融很好的例子。
海螺集团与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安徽佑赛科技“智慧能源创新中心”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近日在海螺集团总部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卢强,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登榜等出席并见证签约。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能源安全控制与高效利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梅生伟,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战略发展部主任韩小琪,安徽佑赛科技董事长陈任峰,海螺集团总经济师、副总会计师丁锋分别作为四方代表签署协议。
签约前,高登榜与卢强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高登榜对卢强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海螺集团近年来主业发展、经营效益和“一带一路”发展情况。他说,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海螺集团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创新、智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希望充分利用高校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的生产条件,促进“政产学研”互融互通,共同发展。
卢强对海螺集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海螺集团的发展速度令人佩服,尤其是近年来,经营效益屡创新高,高质量发展走出新路径,“一带一路”成绩显著。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新能源与储能对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希望大家能够在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等能源存储利用技术项目上,深入合作,互惠多赢。
卢强一行还参观了海螺集团展厅,了解了海螺集团发展历程。参加这次签约座谈的还有清华大学电机系副研究员黄少伟,海螺集团战略企划部副部长卢叔敏,海螺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吴家虎、总经理助理杨树全。(陈磊)
天津住宅集团携手高校推进“十三五”计划
图为揭牌仪式现场
天津住宅集团所属天津工业化建筑公司携手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近日在天津举办“十三五”计划重点课题《长寿命混凝土制品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2019年度工作会。重庆大学教授钱觉时主持大会,天津住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庄为大会致辞。
康庄对各大高校及相关企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集团相关情况作了介绍。他表示,此次课题研究意义重大,不仅结合了国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行业发展战略,而且对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也提供了助力,提高了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天津工业化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天住天工)常务副总经理陈思为此次课题的负责人,他表示,在天津住宅集团的领导下,天住天工将继续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投身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浪潮中。今后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天津装配式建筑行业多作贡献,为让老百姓住上质优价廉的房子继续努力。
课题专家组还在天津住宅集团武清装配式基地现场为天住天工《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示范生产线》进行了揭牌。参加本次大会的还有参与此次课题研究的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华建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
(中国建材报记者:盖金涛 通讯员:王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