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网 - 建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要闻 | 国际动态 | 项目招标 | 分析预测 | 市场观察 | 企业新闻 | 科技成果 | 家居装饰 | 建筑房产 | 装饰材料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科技成果 > 绿色建材开启“认证”时代
3.biz | 商业搜索

绿色建材开启“认证”时代

信息来源:joojcc.com   时间: 2020-05-23  浏览次数:22

开栏的话

发展绿色建材产业是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建筑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为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工作意义重大。本报特开设“绿色建材认证工作扎实推进”栏目,以宣传国家政策,记录企业声音,促进行业发展,敬请关注。

绿色建材的评价认证工作是绿色建材行业发展的基石,评价认证工作对于引导绿色建材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2019年11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市监认证〔2019〕61号)(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包括组织领导与保障、认证组织实施、推广应用等。《方案》指出,市场监管总局主要负责牵头及认证机构的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要负责绿色建材采信和推广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绿色建材生产端的管理。“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工作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绿色建材部品处处长刘敬疆表示。

为更好地推进全国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工作,落实《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全国绿色建材工作座谈会与全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交流会近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会议就《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并对下一步的评价认证工作做了部署。

在全国绿色建材工作座谈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巡视员倪江波指出,“发展绿色建材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提高建筑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总体而言,我国建材工业资源能源消耗还较高,绿色建材发展还较为滞后,为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工作意义重大,大家要高度重视。”

政策先行,为评价认证引路领航

为稳步推进绿色建材的评价认证工作,2013年~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文件,真正做到了政策先行,为相关的评价认证工作提供了抓手。

2013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协调组的通知》(建办科〔2013〕30号),启动绿色建材评价和推广应用工作。

2014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14〕75号);2015年10月,两部委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对预拌混凝土、保温材料、预拌砂浆、砌体材料、陶瓷砖、卫生陶瓷、建筑节能玻璃等7类建材产品开展绿色建材评价。

2015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工信部联原〔2015〕309号),提出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等10大行动。

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提出要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原先两部委开展的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一并纳入。

2017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质检认联〔2017〕544号),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科学、完备、有效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实现一类产品、一个标准、一个清单、一次认证、一个标识的整合目标,建立完善的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机制,全面提升建材工业绿色制造水平。

2019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市监认证〔2019〕61号)。

历经6年,评价认证工作成效初显

绿色建材的评价认证工作自2013年提出后,一直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首次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的重点任务。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提出了绿色建材标识的组织管理、申请和评价、监督检查等要求。6年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从生产端和消费端推动了绿色建材评价工作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强从组织保障、评价机构设立、评价标识、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等方面向记者介绍了当前绿色建材的评价认证工作。

组织保障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了全国绿色建材评价管理办公室,北京、天津、浙江、贵州、重庆等25个省市已落实绿色建材评价的日常管理机构。这为绿色建材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组织保障。

评价机构设立方面。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是独立的第三方法人机构,受理、组织开展评价工作。截至目前,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机构有4个,全国一二星评价机构共计93个。

评价标识方面。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共计812个产品获得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394个产品获得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18个产品获得一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方面。发布《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第一批),涵盖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和预拌砂浆等七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完成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绿色建材评价》100项系列标准中51项的发布工作,第二批28项标准征求意见工作,以及8项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的扩项申报工作,并通过立项。

经过多年的努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工作成效显现,但问题同样存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强表示:“经过多年的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评价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绿色建材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首先,全国大部分省份虽然已落实绿色建材评价管理机制,但相关政策制度实施时间较短,仍有待深入与完善,各地区政策普及、实施、推广应用程度差异较大,评价工作推进情况效果欠佳。其次,建材种类繁多,但目前绿色建材评价种类较少,相应标准规范覆盖不全面,无法实现完善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再次,已出台的政策缺少约束激励政策,政策效力较低,宣传力度也不够,影响力不高,社会认知度较低。最后,绿色建材市场需求发掘、产业培育等方面推动仍显不足,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推动绿色建材应用发展的要求。”

推行认证,让绿色建材评价工作有法可依

为什么要推动绿色建材评价向绿色建材认证转变呢?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提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统一制定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标识。2019年5月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

质检总局、住建部、工信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质检认联〔2017〕544号),提出将现有绿色建材认证或评价制度统一纳入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科学、完备、有效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实现一类产品、一个标准、一个清单、一次认证、一个标识的整合目标,建立完善的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机制,全面提升建材工业绿色制造水平。推进绿色产品认证,积极稳妥地推动绿色建材评价向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转变。

为推进实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2019年11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提出成立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推进工作组,协调指导全国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及采信工作,并组建技术委员会,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通过建立绿色建材认证机构,制定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目录及认证实施规则,实施评价认证;认证标识可分别采用“认证活动一”“认证活动二”的绿色产品标识样式;通过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绿色建材名录、鼓励措施等促进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并将处罚信息在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信息平台等公布。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中提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开。通过绿色建材评价认证的建材产品经审核后入库。对出现违规行为的企业或认证机构,要及时将相应的建材产品从数据库中清除。“全国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预计3月前完成数据库的搭建工作并投入试运行。”在刘敬疆看来。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绿色建材产品名录,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强与下游用户的衔接,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培育绿色建材示范产品和示范企业,推动绿色建材行业加快发展。

“绿色建材评价向认证转变,使得我国绿色建材标识工作有法可依,将扩大绿色建材的技术要求范围,增加绿色建材产品供给,通过绿色建材的自愿性认证和认证结果的政府及市场主体采信,有利于提升我国建材产品质量,推动建材工业和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刘敬疆说。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建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