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术语] [管件术语] [钢管术语] [石材术语] [水泥术语] [水泥制品术语] [陶瓷术语] [混凝土术语] [家具术语] [卫浴术语] [地板术语] [水暖术语] [玻璃术语] [家居术语] [砖瓦术语] [绝热隔音材料术语] [五金术语] [洁具术语] [橱柜术语] [钢铁术语] [水龙头术语] [厨卫术语] [木地板术语] [人造石术语] [幕墙门窗术语]
术语内容
- 挂箱式坐便器
- 水箱挂装在墙面上的坐便器
- 壁挂式坐便器
- 挂装在墙面上的坐式大便器。冲洗管道有冲落式和虹吸式。
- 旋涡虹吸式连体坐便器
- 利用冲洗水流形成的旋涡加速污物排出的虹吸式连体坐便器
- 坐便器
- 使用时以人体取坐式为特点的便器。按冲洗方式分有冲落式、虹吸式、喷射虹吸式、旋涡虹吸式。a) 冲落式坐便器 wash-down wc pan借冲洗水的冲力直接将污物排出的便器。其主要特点是在冲水、排污过程中只形成正压,没有负压。b) 虹吸式坐便器 siphon wc pan主要借冲洗水在排水道所形成的虹吸作用将污物排出的便器。冲洗时正压对排污起配合作用。c) 喷射虹吸式坐便器 siphon jet wc pan在水封下设有喷射道,借喷射水流而加速排污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冲水噪音的坐便器(利用水封隔音)。
- 遮挡
- 其结构有返水弯和无返水弯两种
- 蹲便器
- 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分为无遮挡和有遮挡;其结构有返水弯和无返水弯两种。
- 白釉
- 高温颜色釉品种。指以不含金属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施于洁白细腻的坯体上,入窑高温烧制而成,釉色白润光亮。白釉色调有粉白、象牙白、青白、黄白(牙黄)、雪白等多种
- 黑釉
- 高温颜色釉品种。指釉料中铁的氧化含量超过5%。经高温焙烧而呈黑色光泽。最早产于东汉浙江上虞地区,但釉色不纯正,呈黑褐色。唐代长沙窑和宋代的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均有烧制,其中以定窑烧制的薄胎黑釉器最为名贵
- 结晶釉
- 高温颜色釉品种。是利用高温下釉料中金属的饱和溶液,在缓冷过程中析出的晶体密集地形成线状的、点状的、斑块状的、花朵状的结晶形态。在黑釉上露银白色细丝如兔毫状的,称为"兔毫";银灰光泽的小圆点称为"油滴"。清朝又出现"茶叶末"、"蟹甲青"、"鳝鱼黄"等新品种
- 珐琅彩
- 釉上彩品种。又名瓷胎画珐琅。是在烧好的细白瓷上作画,然后入窑炉供烧而成。珐琅彩料的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熔的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即成具有色泽的珐琅彩。珐琅彩瓷具有轻、薄、坚、细、洁的特点,有黄、蓝、紫、红等着色。珐琅彩是在康熙时由宫廷造办处珐琅作的画师创烧。属于清代宫廷御用瓷器
- 釉上彩
- 低温颜色釉品种。因色彩附于器物表面,故名。先在烧好的素白釉器物上,彩绘各种纹饰,再经 750- 900摄氏度低温炉烘烤而成。釉上彩品种有红彩、五彩、三彩、粉彩、金彩、墨彩、珐琅彩等。
- 青花釉里红
- 釉下彩品种。指一件器物上同时用青花、釉里红两种色彩装饰,蓝红辉映格外艳丽。始烧于元代景德镇窑。以蓝、红两彩表现的四季花开庭园景色的"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是元代的代表性作品,于1964年河北保定出土。
- 釉里红
- 釉下彩品种。指以氧化银为呈色剂在素胎上彩绘,然后施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白地红花,色彩鲜艳明快。此品种烧成于元代德镇窑
- 青花
- 釉下彩品种。亦称"白地蓝花"。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器胎上彩绘,外罩一层透明釉经1250摄氏度高温一次烧成。青花具有恬静素雅、清新明快之感。据考证,青花首先烧成于唐代河南巩县窑。明清两代除用国产陂塘青、珠明料外,还使用进口的苏泥勃青和回青料
- 釉下彩
- 高温颜色釉品种。因彩色纹饰在釉下不易脱落,故名。先在生坯上彩绘纹样,施釉后入窑高温烧成。釉下彩瓷器最早见于1983年南京雨花台吴末晋初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青瓷盘口壶,为釉下彩绘羽人鸟兽和仙草云气的纹饰